无标题文档
今天是:
当前位置:首页>>访惠聚驻村
裕民县新地乡团结西村基本情况
时间:2018-10-22  作者:  新闻来源:  【字号: | |

  一、基本概况

  团结西村位于新地乡政府驻地西北5公里处,西南方距离县城6公里,是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,2016年10月整村退贫。全村户籍数98户258人,其中:汉族64户168人,回族21户57人,哈萨克族13户33人。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2944亩,其中:二轮土地承包11444亩,村集体土地1500亩,其中:旱地6194亩,水浇地6750亩。退耕还林630亩。201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5万元,村民人均收入12000元。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,村民人均收入12500元。

  2017年,团结西村最终数据复核结束后脱贫户40户113人,其中,汉族23户,占57.5%,回族11户,占27.5%,哈萨克族6户,占15%。2014年,因缺水致贫29户,因病、缺水致贫10户,因残疾、缺水致贫1户,目前,没有在贫户。养老保险、新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均达100%,其中,已领取养老金22人。

  二、扶贫及巩固提升工作

  1、针对脱贫户制定“巩固提升措施”。

  加强对全村人口的识别和动态管理,完善了脱贫攻坚进退管理机制。村两委、工作队、下沉力量在入户走访摸排的基础上,针对脱贫的40户每户都制定了巩固提升的措施,制定了“一户一项巩固提升措施”,使巩固措施与已脱贫的贫困户实际紧密结合,从而极大地降低了返贫风险。

  2、持续调整种植业结构,为贫困户算好经济账。

  2018年,在乡党委、政府的引导下,全村种植冬小麦4500亩,春小麦100亩,旱红花3664亩,苜蓿3200亩,打瓜50亩,试种了旱鹰嘴豆800亩。同时,利用“33211”帮扶责任人对脱贫户2018年的人均收入进行了测算,经测算脱贫户人均收入都超过了5000元。

  3、产业扶贫助推脱贫攻坚巩固提升。

  党支部统一筹划、组织协调,依托种植、养殖等相关产业,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进度。

  一是党支部+扶贫+种植。2016年总投资160万元建成了3200余亩人工饲草料地,户均70多亩,每亩增收200元。村集体经济投入15万元为村民统一购买了6400公斤的苜蓿种子,完成了集中连片种植。项目实施后促进了团结西村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步伐。人工饲草料地可产优质饲草128万公斤,为引进到本村的北漠牧业巴什拜羊、肉牛产业扶贫基地提供优质的饲草料。该项目节约用水110万立方,用于其他农作物的灌溉,切实增加了脱贫户收入。

  二是党支部+扶贫+基地。2015年,投入50万元购买生产母牛50头入户饲养。2017年投入援疆资金540万元,新建占地42亩、建筑面积3900平方米的巴什拜羊、肉牛产业扶贫基地。该基地建设内容为:羊、牛舍、草料库房、办公室、消毒室、兽医防疫室、青贮池、粪污堆场、消防池等基础设施。该基地包收团结西村村民(重点是脱贫户)养殖的牛、羊,其中,每公斤胴体羊肉高于市场价2元,每户脱贫户每年可增收1500多元。2016年8月投入50万元购买基础母马(伊犁马),托养到巴图马业公司,巴图马业公司每年支付分红资金12万元,村队将12万元平均分给建档立卡脱贫户,每户脱贫户每年可增收2000多元。

  4、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,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。

  一是2014年以来,修建防渗渠16.6公里,田间道路9公里,该项目使全村水利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,有效灌溉农田5000亩,每年节水13万立方米,为全村稳步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二是修建安居富民房21栋;修建驻村干部周转宿舍140平方米;新建村级卫生室80平米。改造了全村自来水,安装了73盏路灯,通三相电,柏油路户户通等,及大地改善了生存环境,提高了生活质量,增强了幸福感。

  2018年10月22日

  

无标题文档
领导班子 院情简介
机构设置 检察职能
工作报告 预算、决算公开
12309检察服务中心
法律法规查询
法律文书公开
中国检察听证网
新媒体平台
微博二维码
微博二维码
微信二维码
微信二维码
今日头条
今日头条
抖音二维码
抖音二维码

版权所有:裕民县人民检察院
京ICP备10217144号-1

涉未成年人举报热线:0901-6522000
技术支持:正义网
本网网页设计、图标、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或建立镜像,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。